带儿子穿梭中美两地读书的心得
精彩回放
  • 如何为孩子寻找最好的学习环境
  • 平衡旅途中的学习
  • 中美教育互为镜鉴,取长补短

公开课直播

主讲人简介: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任微软渠道总监,离职后创业,致力于家长心理、亲子关系以及儿童教育和发展相关领域的咨询研究和投资。畅销书《带着孩子去旅行》、《在美国上小学》作者,现带着两个孩子全球博物旅行。
 
少年商学院一次线下国际教育沙龙上,曾有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华人妈妈余平,分享了自己带女儿辗转于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求学的故事,并为此搬了五次家,可以称之为现代版的“孟母五迁”(点击这里查看详情)了。
 
今天我们再次和大家推荐一位朋友——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专业、曾在微软总部工作、两个孩子的妈妈陈丁鸿。大家对她或许并不陌生,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她的大儿子Leo从学前班到小学毕业,曾在中美共六所截然不同的学校求学,国内的公立小学、国际学校、美国公立小学、私立学校……
 
“作为孩子的母亲,应该尽量和孩子一起生活,伴随他们的成长。所以无论我们在哪里生活,我一定为孩子挑选当地最优质、也最适合他们的学校,尽量为孩子塑造一个良性的成长环境。”她说。这几乎是每一位妈妈的心里话。但是,当频繁往返中美之间,两国文化与教育方式的差异不断撞击着这个华人家庭,如何让Leo的学业、个性发展、品格养成等不能这种周折而受到影响,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
 
她做的很棒,找到了平衡术。少年商学院邀请陈丁鸿在线讲述她的观察和思考,分享孩子在中国和美国两地穿梭上学的故事、走过的弯路,积累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平衡术。
 

(陈丁鸿与两个儿子,最左便是本文的主人公Leo)
 
陈丁鸿观点掠影:
 
和很多家长朋友沟通的时候,我常听到对中国小学教育的极端批评和对美国小学教育的极度认可和期望。有些人把中国传统小学的教育一棍子打死,认为整齐划一的规范式教育,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可取,也有些人认为美国小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傻玩,学习要求太低,学习太容易,学不到东西。
 
其实这些看法都过于偏颇,有失全面客观。先说说中国小学的教育。应试体制让教育到最后变成了分数和奖状的竞争,不仅制造了许多高分低能者,还束缚了创造力。相比,美国小学的教育重在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小学一无是处。在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扎实地培养基本学习技能等方面,中国学校的一些做法值得称赞。我看到我的很多美国华裔朋友考虑让孩子回到中国上小学。
 
在我看来,中美教育完全可以互为镜鉴,取长补短。我的儿子是一个鲜活的样本,在他辗转求学路上,我个人也收获良多。
 
 

全国咨询电话:400-809-3885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