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2020-04-05 浏览数:442
大家好!人们常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来表示两个人明争暗斗,但却被另一个人捡了便宜。这不,今天,让我们继续关注《鹬蚌相争》续集。
话说,自从上次被渔翁抓回去之后,鹬就后悔了。它对蚌说:“蚌,上次是我和你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被渔翁给捉了回去,你看,要不我们一起逃出去吧,从此和睦相处,好吗?” 蚌叹气道:“唉,也是我不好,我不该去夹你,早知道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争斗了。” 鹬赶紧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跑出去,我们就别在这互相认错了。”于是,鹬找到了渔翁,对他说:“你看我骨瘦如柴,也没什么肉,你就放我出去吧;还有,这只蚌也臭了,让我把他带出去吧!”渔翁想了一想,就答应了。鹬赶忙带着蚌逃出生天。到了海边后,对鹬感激地说:“感谢你带我出来,从此我们和睦相处,好吗?”鹬答应道:“没关系,我们交个朋友吧!”从此,鹬和蚌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幸福地生活着。
再试举一个例子。战国后期,秦国称霸一雄,正在摩拳擦掌,准备一统中原。中原六国则商量,推举苏秦为合纵长。想以“合纵”策略击败秦国。但是六国心不齐,通过张仪和稍微挑唆离间,各国就相继对彼此展开战。这时,秦国就秉持“远交近攻”的对策,逐一击败各国,最终统一了中原。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若当时六国和睦相处,处于一条战线上,六国可能就不会被灭亡。所以,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是同一个道理:如果双方不和睦相处,就会有人从中得利;反之,如果大家团结一心,就会凝造出强大的力量,使别人不敢逾越。大家想一想,清末为什么会爆发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等,以及这个时期签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呢?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心不齐。清末先是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使得清政府国力大为衰退;此外,在对抗外国入侵时,朝庭中又分裂为两个派别“和夷派”与“武夷派”。(和夷派即为与外国和谈,武夷派主张和外国作战,抗争到底)至此两派纷争不断,最后也使得大清王朝国力消耗殆尽。
综合以上历史中鲜活的例子,我认为: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克服困难,走向胜利。这其中团结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我们要以和为贵,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尽量地减少内耗。
所以,我认为大家可以多与他人和睦相处,多参加团队协作,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和睦与温暖,少一份争吵与冷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