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2018-05-06 浏览数:734
大约在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在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时,也缝制兽皮鞋子,用以护脚,追寻措物。
到了南北朝时期,传说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
唐代还有人发明了适宜步行的远游鞋。据说,大诗人李白很爱穿这种鞋,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效仿,它的出现要比现在风靡全球的旅游鞋早一千多年。据传说,在古代的齐鲁大地,还流行一种面上用牛皮包的鞋,名日“踢死牛”,可与现代的优良足球鞋相媲美。
屐,则一般采用木制。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流亡国外19年,即君位后封赏随从。其中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臣子,他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隐居深山,敦请不仕。晋文公一怒之下,以焚山相胁,而介子推抱树焚死。事后,晋文公甚为哀惜,便以此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于是木屐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考证,古代百姓穿木屐,一是为了凉爽,行走硬朗;二是为了防湿,尤其是潮湿阴雨的南方,常把木屐作为雨鞋穿用。在明末清初,仕女和小孩多穿红色木屐,而男子则穿黑色木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便鞋。即使是姑娘出嫁,也要漆画彩屐作为妆奁。
在古代,鞋、靴、屐是分得很清楚的,特别是什么场合穿靴,什么场合穿鞋或屐,都有严格的规定。
南宋著名诗人谢灵运还发明的一种登山鞋,往上爬把后垫拿掉,往下爬把前垫拿掉,就会很轻松,名叫“谢公屐”。
现在为了使人行走轻快,不觉疲劳,设计师们也动足了脑筋在鞋底上做文章。有的鞋在鞋跟后部夹一层弹性滞后材料,它能产生缓冲作用,减小震动波的强度。有的在楔形鞋底夹层中设一个上下两层的气密封闭室。脚跟着地时,人体的重量使上层气密室的部分空气,通过分隔层上的小孔,缓慢地注入下层气密室,产生缓冲作用,减少因脚跟碰击地面而产生的震动强度。
由此可见,鞋不仅是人类征途上的助跑物,而且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