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制的背后

禅让制的背后

创建时间:2017-11-06 浏览数:489

最近我在读一套书《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在说到三皇五帝的时候提到禅让制,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我读过很多历史故事,一般皇帝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有过传给自己兄弟的,仅仅因为对方人品好就把皇位传给他,这太不可思议啦,毕竟皇帝是最大的官,谁会舍得让给别人呢?于是我就上网搜索了一下关于禅让制的文献,果然搜到了很多对立的言论,(我摘抄了一小部门如下图)而且质疑禅让制的言论占了多数。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古文,我无意间搜到了现代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言论。他指出:“禅让之说乃是战国学者受了时势的刺激,在想象中构成的乌托邦。”他还认为禅让的传说乃是“这时墨家为了宣传主义而造出来的”(《古史辨》第七册)。

我觉得顾颉刚先生的想法很有道理,另外在尧以前的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都是因为强大而被推举成首领,那么当时的民风应该是崇尚个人力量的强大的,尧让位的时候已经很老很老了,而舜的名声那时候已经盖过了尧和尧的儿子丹朱,那么舜取代了尧很合理。而且,舜让位给禹,我觉得更加不合理,舜杀了禹的父亲,禹难道不恨舜吗?因为舜杀了禹的父亲,所以禹发愤图强最终取代了舜,这才合理。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没有什么历史资料可以来佐证。

在搜资料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尧、舜、禹都是皇帝和嫘祖的直系子孙(如下图),都是一家人,这个还能说是禅让吗?不是和世袭制没啥区别吗?他们还是在父子、子孙、兄弟间传承呀?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最后我也没有得到确实的结论,但是从中我还是收获到了很多,历史的记录者是人,人在记录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想法加在里面,所以我们看历史的时候要多方面的去了解,不能听一家之言。

在写完这个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我最爱的三国演义,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他一定是不情愿的,这次禅让就没有文献去歌颂他,所以我还是觉得之所以大家一致称赞尧舜禹的禅让制,是因为没有文献记录下了真实的情况。

评论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